“长大后, 我就成了你! ”托管班的“小不点们”长大后成了志愿者 爱与责任一直传承

九游劲舞团手机版下载安装
栏目分类
你的位置:九游劲舞团手机版下载安装 > 新闻动态 > “长大后, 我就成了你! ”托管班的“小不点们”长大后成了志愿者 爱与责任一直传承
“长大后, 我就成了你! ”托管班的“小不点们”长大后成了志愿者 爱与责任一直传承
发布日期:2025-07-20 07:41    点击次数:103

极目新闻记者林楚晗

通讯员剧恬匡梦灵

实习生赵晓玥姚易柠冯格瑞

连灿、朱立文、赵琪......十多年前,他们还是仅有几岁的孩子,在他们儿时的记忆中,永远有着关于托管班的记忆,那是一份美好而温暖的回忆。

若干年后,从托管班走出的孩子,不少已踏入大学校门,可喜的是,几乎每年都有孩子重回托管班。他们以托管班志愿者的身份重返这里,续写着与托管班的温暖羁绊,将曾经收获的爱与温暖传递给新一代的孩子。

7月15日,极目新闻记者走进武汉市黄陂区多个社区青少年空间,探访这些特殊的“托管志愿者”。这一份乘坐着时光机的爱,并没有因为时间而减退,反而越发浓烈。他们用行动诠释了“爱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的真谛。

朱立文:从“做作业”到“讲作业”,把童年守护再传递

七月的武汉,暑气正盛,位于姚家集街道的姚集社区青少年空间的托管班里却透着沁人的热闹,折纸的沙沙声、算题的小声嘀咕、追着老师问问题的童声混在一起,织成一首独属于夏天的成长序曲。在这些穿梭忙碌的身影里,有一张面孔格外特别,他就是今年刚刚高中毕业的18岁的朱立文。刚结束高考,填报完志愿后他便联系了当年的老师王烨。“我愿意来当志愿者,小时候我在托管班里学到了很多知识,人也变得开朗了。现在我有充足的时间,也有能力照顾小孩,我会尽我所能回报这里。”

“我的小学时光几乎全是在这里度过的,从二年级到六年级,我每个寒暑假都会到这里来。”姚集社区青少年空间暑期托管班的志愿者朱立文回忆道,由于是双职工家庭,他很小就来到托管班,“在这里,我玩得开心,父母也放心。”

如今,重回故地,朱立文惊喜地发现:“这里真是大变样了!”小时候,托管班只有简单的语文、数学及课业辅导,现在,折纸、手势舞、唱红歌……各种妙趣横生的互动活动呈现在他眼前,“真是越来越丰富了!”朱立文感叹道。

如今,他的主要工作是看护学生、辅导作业。角色转换带给他奇妙的体验:“小时候我总卡在寒假作业最后一题,当时的志愿者哥哥姐姐总用我听不懂的高中解法,现在教孩子们解题时,竟不自觉用上了当年志愿者的方法。那一刻,仿佛时光重叠了。”

从2011年至今,黄陂区姚集社区青少年空间暑期托管班已陪伴孩子们走过15个寒暑,作为坚持了15年的惠民品牌服务项目,社区暑期托管班始终聚焦双职工家庭“看护难”痛点,为孩子们精心设计的暑期作业辅导、趣味阅读、创意绘画、环保手工、科学小实验、集体游戏等特色课程,姚集社区牵头组建专门管理团队,全力护航托管安全与日常运转,确保孩子们在安全、有序的环境中快乐过暑假,深受辖区家长和孩子们的喜爱。

赵琪:从“受”到“授”,让下一批孩子,遇见当年的自己

蔡店街道石龙社区青少年空间的赵琪的托管记忆始于小学五年级。“我还记得有一晚,志愿者姐姐带我们观测星星、月亮,这都是我们平时上课接触不到的。在托管班里学到的手工和天文知识,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记得,当时的志愿者老师既耐心又负责,小伙伴们活泼开朗,这份温暖在她心里埋下了种子。

今年暑假,看到志愿者招募信息,她立刻报了名,“希望我能给孩子们带来快乐。”如今已是大二的她,从接受知识的学生变成了负责绘画、音乐、手工、科普等特色课程的老师,“身份转变,我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我时常思考能否像当年那位志愿者姐姐一样,给孩子们留下闪耀的回忆。”

在精心设计科学实验与手工课堂的过程中,赵琪与孩子们实现了双向成长。从科学知识原理到手工机械组装,孩子们的创造力超乎她的想象,独特的解题思维也带给她源源不断的启发。“没想到小孩子们总能用奇思妙想解决问题,他们从简单问题慢慢思考复杂解法的方式,反而给了我启发。”而孩子们面对夸奖时绽放的笑脸,更让她确信这份传递的价值。

蔡店街道石龙社区青少年空间自2012年开办以来,至今已走过13个年头。今年这里共招收了21名学生,由1名负责人、2名志愿者和1名安保人员共同值守,细致保障孩子们的日常生活。社区通过开设牙齿生理知识、机械动物制作、地质矿物认知等趣味课程,不仅让孩子们的笑声时时回荡,更在点滴间守护着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

连灿:从“年年打卡”到“日日值守”,把青春续成责任

黄陂区龙潭青少年空间的连灿,更是与这个地方有着不解之缘。从小学到高中,她几乎“年年打卡”,大一点后就主动当起“小帮手”,帮老师维持秩序、带低年级孩子做游戏。从11岁第一次踏入托管班,到如今在这里工作的第二年,她的青春几乎都与这个地方紧密相连。

大学毕业后,连灿毫不犹豫地选择回到托管班成为工作人员。“身份变了,才懂当年老师的不易。”现在的她,要操心孩子们的安全、策划每周的活动、记住每个孩子的小习惯,“但看到孩子们的笑脸,就觉得值”。最触动她的,是一个孩子听她开玩笑说“太穷了”,竟偷偷砸碎存钱罐,捧着零钱要“帮她”。“那一瞬间就想,一定要把这里的温暖守下去”。

“不止寒暑假,平常周一到周日也全天开放。”连灿精神抖擞地说道,“寒暑假和法定节日都会开展特色活动,活动全部由我们自己策划。”工作日她和同事轮班工作,休息时间也要策划活动、安排课程,周末两天全天在线,工作后,她几乎做到了“日日值守”,“我对这里已经有了很深厚的感情,我还年轻,希望能把这里建设得越来越好。”

现在,她接过前辈手里的接力棒,从学员到志愿者再到工作人员,身份在变,情怀未改。未来,她将继续奋进。“我考了初级社工证,接下来想多设计些更有意思的课程和活动,让孩子们像我当年一样,在这里找到热爱的种子。”

龙潭青少年空间爱心托管班已连续开办17年,自2009年开始就坚持每年寒暑假为周边家庭及双职工家庭子女提供假期志愿服务,让家长们在“家门口”就能解决“带娃”难题。此次暑期托管班开设有法律科普、手工制作、体育艺术等丰富多彩的课程,共招收辖区内小学生46人,6名大学生志愿者与工作人员在此共同为孩子们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保驾护航,让托管班生活成为孩子们暑期生活的一抹亮色。

十多年的时间,这些托管班空间从简陋到敞亮,课程从单一到多元,设施从基础到完善,可那份藏在细节里的责任与爱心,从未缺席。共青团黄陂区委负责人介绍,黄陂区开展寒暑期托管项目已有17年,今年暑期预计开放托管点11个,第一批已经开放了7个点位,共接收学生252人,第二批将开放4个点位,预计7月28日—8月15日开班,将开设防溺水、心理健康、垃圾分类、VR光影、体育锻炼、绘画舞蹈等系列课程,缓解少年儿童寒暑期“看护难”问题。



上一篇:电竞馆加盟哪家好一点,mikibobo米战1对1帮扶保业绩
下一篇:2025年中小学教辅材料怎么安排? 广东省教育厅最新解答

Powered by 九游劲舞团手机版下载安装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